1機房空調設計
1)機房布置不合理。在布置機房設備時,既要考慮冷凝器、蒸發器檢修空間,又要考慮主機操作人員觀察儀表的視線,還要給運行人員提供隔聲值班室。2)未考慮降聲防噪措施。空調機運轉時的噪聲在選用空調機組時,應根據噪聲標準規范選用機組。如選用的機組噪聲超標,應考慮消聲隔聲措施。為防止主機與輔機發生共振,主機與輔機管道之間應裝設減振器,避免主輔機共振。裝設減振器既可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同時又降低了運轉噪聲。對于多臺機組來說,還應考慮安全保護措施,或在設計文件中提出多臺機組運行的程序。3)負荷取值計算問題。《設計規范》規定,冬季供暖系統的熱負荷應包括加熱由門窗縫隙滲入室內的冷空氣的耗熱量,但有的工程在計算供暖熱負荷時出入較大《設計規范》對圍護結構耗量計算各朝向修正率做了明確規定,北0%~10%,東、西0%~5%有悖于規范要求。4)設計圖紙與計算書不一致。暖通空調設計,所有設備、管道、部件的選擇均是通過計算確定的,從某種意義上講,設計圖紙即是計算書的體現,所以設計圖紙與計算書應完全一致。但有的供暖設計,散熱器數量、立管管徑等設計圖紙與計算書不一致,甚至差別相當大。計算完畢,繪制圖紙時發現不合理之處,允許調整,但應有調整計算書或調整說明,使設計圖紙與計算書最后統一起來。5)經濟性比選。經濟性比較是目前暖通空調方案比較中考慮最多的一個問題。在經濟性比較時首先應注意比較基準必須一致。應采用相同的設計要求、使用情況、設備檔次、能源價格、舒適狀況、美觀情況等基準條件進行比較,這樣才能保證方案比較結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如果對采用名牌設備和采用低檔設備的方案進行經濟性比較,顯然是不合理的;如果不考慮舒適性的區別,對有新風供應和沒有新風供應的方案進行經濟性比較,顯然不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如果不考慮美觀性和舒適性進行經濟性比較,對集中式空調方案顯然是不公平的。
2空調安裝
設備安裝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設備的運行使用。
如果在施工中,能加強施工人員的責任心,并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問題是可以避免的。
大金空調安裝過程中,常常出現以下問題:1)各種管道交叉作業的處理不當。這是目前建筑工程上普遍出現的問題,許多設計施工圖中各專業的設計管道定位尺寸、標高所注數據與實際施工脫節,甚至管道與結構、裝修之間的矛盾時有發生,給管道安裝和監理帶來許多麻煩,造成管道安裝施工困難。2)冷凍水管穿墻、穿樓板處設保溫層。按規范要求,冷凍水管應連續保溫,但實際施工時,在穿墻、穿樓板處未設保溫或已保溫但在堵墻洞時被破壞,導致冷凍水管局部暴露在空氣中,產生冷凝水,形成尿墻、樓板積水等。一方面很不美觀,另一方面浪費了大量冷量。3)空調機房新回風管未接至空調機組。由于新回風管未接至空調機組,導致新回風短路,運行工況不同于設計工況,空調機房為較強負壓,房門啟閉困難。4)與其他工種的配合不到位。在功能較全的建筑物里,吊頂的凈空是有限的,而各專業工種的布管又是復雜的。如:暖通專業的送風管、回風管、新風管、排煙(風)管、供水管、回水管、冷凝水管等;給排水專業的生活給水管、排水管、污水管、噴淋管等;電氣專業的強弱電橋架、母線槽、電線管等。現在許多暖通施工圖上,設計師只給出了主要設備的定位尺寸,沒有注明風管、水管的定位尺寸及標高。或者即使有尺寸,但與其他工種相沖突,因為有些圖紙設計院根本就沒有進行會簽,給施工帶來諸多不便。
3對策分析
1)設計人員應加強對現行設計規范、規定、標準的學習,提高貫徹執行規范的自覺性。設計過程中缺乏多方案技術經濟比較,隨意性較大。空調設計應像建筑方案設計一樣,進行多方案比較,作出合理的設計。2)在設計時,與建筑專業、結構專業配合設計。比如設備間的布置問題,應考慮到高層建筑一般在建筑的裙房及主體之間設有一結構轉換層,水暖專業可用來匯總管線,也可用做水暖專業設備層等。在與結構專業配合時須認真嚴謹。水暖專業的設計人員,在設計方案確定后,應盡快給結構專業提供所有設備的位置、重量及基礎,尤其是較重的大型設備,如水箱、制冷機組、新風機組、空調機組、水泵等更不能遺漏等。3)施工前做好圖紙會審工作。圖紙會審前工程技術人員要熟悉強制性標準、設計選用的設計規范、施工規范及標準圖集;根據設計交底、圖紙要求及施工圖的內容,查找施工圖中存在的問題,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窩工和返工現象。
上一篇:
中央空調節能改造措施
下一篇:
空調制冷行業開始締造自己的環保夢